8月11日,2020年5月的剑桥国际考成绩公布,广州市黄广中学国际部的2020届毕业生陆续用自己的成绩换取了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。
在黄广学习三年里,他们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呢?今天,我们请来毕业于黄广学校国际部的两位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(UCL,QS2020世界大学排名第10)录取的学霸代表,在线解答。
陈曦同学,中考成绩682,三年后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录取,该校QS2020世界大学排名第10(QS2020 世界大学排名--清华大学 第15位;北京大学 第23位;中山大学 287位)
Q1 请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
一个表面很正经,内里更加正经的学长。曾幻想自己能在高中三年用画笔留下整个黄广,却嫌太累而改用照片形式去完成这个目标,我就是这样一个人。
Q2 进入黄广国际部学习的感受、体会,有什么样的学习收获?
对于当初进入国际部的我而言,这是和以往所接受课程教育大相径庭的新体系,刚接触时还是会有些手足无措,不过在班主任和老师们的悉心带领下,我逐渐乐在其中。
根据我个人三年的体验,A-level巧妙地把国内高三的压力均匀分配到各个学习阶段,即从高一开始我们就要准备面对“高考”,这某程度是一种“减压”,但我也不能大意,要沉下心来走好每一步。
说起来,我的成绩一开始并不算理想,不过上课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,通过分班走课及小班教学等模式,也能确保有足够时间和老师探讨到理解为止。后来找到了方法,成绩慢慢有了起色,目标也逐渐清晰并变得更具挑战性。
Q3 申请学校过程中的经历有没有特别值得分享的?
我一开始的目标其实没有那么明确,稳定提高的成绩给了我莫大的信心,也坚定了我冲击剑桥大学的决心。
还记得收到面试邀请的那天晚上,我正在为成人礼上的表演组织排练,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特别兴奋,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初步的认可;当然也很紧张,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,而且我还要准备成人礼的节目。于是,我只能争分夺秒,在搭乘飞机前往英国的过程中我都要同步准备面试和成人礼。在老师的全面支持和尽力帮助下,参与剑桥面试的我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准,成人礼舞台上的我也以乐队表演的留下了美好而无憾的回忆,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参加演讲比赛......“忙上天”的校园生活让我倍感满足,将自己想做到的事情一件件完成,把自己想实现的小目标一个个达成,何尝不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呢?虽然最终未能成功进入剑桥,但不懈努力、竭尽全力的进程本来就值得享受与回味。
Q4作为国际部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?
首先,不要小觑自己的能力,尝试将目标定高一点,这样你就会拥有更大的动力,甚至能创造出追逐“梦校”的更大空间,不要过度拘泥于以前的自己!
其次,不懂的知识点一定一定要找老师问清楚,要理解透彻!不夸张地说,我的成绩在老师帮助下是提升得最快的。
最后,千万千万千万要慎重选computer science!这个学科太可怕了!
Q1 请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
我叫邓瀛光,Nick。初三的时候树立了出国学习深造的目标,转到黄广国际预科班,经过一年的学习,在剑桥国际IGCSE考试中取得三个A,自此立志冲击世界前30的名校。
Q2 进入黄广国际部学习的感受、体会,有什么样的学习收获?
说实话,一开始我对国际课程学习的也存在认知误区,所谓“刻板印象”?我原本以为在国际部学习会很轻松,毕竟选三门科目就可以申请大学,而且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和优势科目,但事实并非如此,尤其是长期接受国内教育的学生,更不能对国际课程有轻视大意。
后来发现国际课程的学习充满了挑战,平时能像朋友般相处的老师们也在教学过程中变得“公私分明”且要求严格——老师们很多时候都会面对面地给我们学生批改作业,发现我们的学习问题时会针对性地指出并辅导,面对我们无法完全理解消化的知识与难题,老师会一遍又一遍耐心分析讲解,直到我们真的明白掌握,这应该就是“良师益友”吧,既能像老友般对话交流,关键时候又能提供真诚的帮助与引导。
Q3 申请学校过程中的经历有没有特别值得分享的?
在选择学校时,从学校国际校长到老师都会根据我的综合实际、以专业而细致的分析为我提供建议与意见,不会让我感到迷茫。而且从高一的时候,学校就组织升学指导课、升学主题班会,让我们去了解世界名校,建立自己的目标。
我希望学弟学妹能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考量和选择,在选择专业前要多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找到自己的方向,确定目标专业、目标大学后要多与相关老师谈一谈,这样对写个人陈述有帮助。
Q4作为国际部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。
请务必将语言放在第一位,没有语言成绩对升学会很不利。
关于伦敦大学学院
(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)


简称UCL,1826年创立于英国伦敦,是伦敦的第一所大学,是誉满全球的顶尖研究型大学,在多个大学排行榜上高居世界前十,为伦敦大学创校学院、罗素大学集团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,被誉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,共诞生有33位诺贝尔奖得主 、3位菲尔兹奖得主及各领域菁英。